欢迎来到丰晖(山东)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新闻中心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气力输送系统 > 新闻资讯 > 长姿势!原来粉体输送系统粉体流动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知识!
长姿势!原来粉体输送系统粉体流动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知识!
编辑 : 时间 : 2018-04-13 16:52 浏览量 : 933

粉体输送系统中粉体的流动性在粉体工程设计中应用很广,对粉体的生产、输送、储存、装填以及粉末冶金、医药组分的混合、杀虫剂的喷洒等都有影响,研究粉体的流动性,对于粉体设备的设计以及一些工艺的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
粉体流动示意图

粉体输送系统中粉体之所以流动,其本质是粉体中粒子受力的不平衡,对粒子受力分析可知,粒子的作用力有重力、颗粒间的黏附力、摩擦力、静电力等,对粉体流动影响最大的是重力和颗粒间的黏附力。

粉体流动性差的几种表现形式

一、影响粉体输送系统中粉体流动性的因素

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非常复杂,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对粉体的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。此外,温度、含水量、静电电压、粉体间相互作用等因素也对粉体的流动性产生影响。

1粉体输送系统中颗粒粒度

颗粒粒度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原因有三。

①粉体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,粉体粒度越小,则比表面积越大。随着粉体输送系统中粉体粒度的减小,粉体之间分子引力、静电引力作用逐渐增大,降低粉体颗粒的流动性。

②粉体粒度越小,粒子间越容易吸附、聚集成团,黏结性增大,导致休止角增大,流动性变差。

③粉体粒度减小,颗粒间容易形成紧密堆积,使得透气率下降,压缩率增加,粉体的流动性下降。

2粉体输送系统中颗粒形态

除了颗粒粒径以外,颗粒形态对流动性的影响也非常显著。粒径大小相等,形状不同的粉末其流动性也不同。显而易见,球形粒子相互间的接触面积最小,其流动性最好。针片状的粒子表面有大量的平面接触点,以及不规则粒子间的剪切力,故流动性差。

3粉体输送系统中粉粒温度

热处理可使粉末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增加。因为,温度升高后粉末颗粒的致密度提高。但是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,高温下粉体的黏附性明显增加,粉体的流动性会下降。如果温度超过粉体熔点时,粉体会变成液体,使黏附作用更强。

4粉体输送系统中粉体间相互作用

粉体间的摩擦性质和内聚性质对粉体的流动性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。粒度和形态不同的粉体,其内聚性和摩擦性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。

粉体输送系统中当粉体粒度较大时,粉体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粉体的形貌,因体积力远大于粉粒间的内聚力,表面粗糙的粉体颗粒或是形态不均匀的粉体颗粒的流动性都较差。

粉体输送系统中当粉体颗粒很小,粉体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粉体颗粒间的内聚力,此时的体积力远小于颗粒间的内聚力。

5)水分含量

粉末干燥状态时,流动性一般较好,如果过于干燥,则会因为静电作用导致颗粒相互吸引,使流动性变差。

粉体输送系统中当含有少量水分时,水分被吸附颗粒表面,以表面吸附水的形式存在,对粉体的流动性影响不大。

水分继续增加,在颗粒吸附水的周围形成水膜,颗粒间发生相对移动的阻力变大,导致粉体的流动性下降。

当水分增加到超过最大分子结合水时,水分含量越多其流动性指数越低,粉体流动性越差。

二、粉体输送系统中改善粉体流动性的办法

1)增大粒子大小。对于粘附性的粉状粒子进行造粒,以减少粒子间的接触点数,降低粒子间的附着力、凝聚力。

2)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。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,能减少接触点,减少摩擦力。

3)降低含湿量。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少粒子间的作用力。

4)加入助流剂。加入0.5%~2%滑石粉、微粉硅胶等助流剂可大大改善粉体流动性。但过多使用反而增加阻力。


热门推荐:

cache
Processed in 0.011140 Second.